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苏州市健康管理学会
苏州市卫生局
苏州市爱健办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摘要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二部分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第三部分 现状分析
第四部分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摘 要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基本能力。提高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苏州作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城市,非常有必要了解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苏州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本课题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基础上,依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开展苏州居民健康素养和基层健康促进能力进行调查,以了解目前我市居民的健康观念、了解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了解居民的健康技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方法和方法
二、现状
2011年度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8.3%,高于江苏省的调查结果12.8%,与2009年苏州市调查结果(15.3%)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24.2%、17.4%和60.1%。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于农村;(2)女性高于男性;(3)年龄分组中,25岁~34岁人群素养水平最高,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4)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5)健康素养水平具有职业差异性,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收入低于每月1000元的人群素养水平远低于其它收入组,但并不是收入越高素养水平越高,人均月收入在超过10000元后,素养水平反而有下降趋势;(6)与我市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速度远快于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本次健康素养调查,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设计了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市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41.7%、安全与急救38.2%、传染病预防20.3%、基本医疗素养19.0%、慢性病预防素养7.4%,排列顺位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没有变化。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1、加强城市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社会公德、安全教育)。
健康是最重要、最大的民生工程。没有居民的健康,谈何小康?谈何发展?
目前,健康作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因此,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健康城市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苏州应该在现有阶段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健康城市理念,结合城市发展特点,以人为本,以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契机,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不断提高苏州市民的健康素养,形成较完善的健康教育科学管理体系,成为中国乃至国际健康教育科学管理化的典范。
2.加强和理顺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
组织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保证。目前,由于机构改革,我市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混乱,有的地方相应的专门机构甚至被撤消,健康教育组织功能严重弱化。建议根据我市特点,设立建设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保证人员和经费,进一步促进和理顺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
3.开展科学的城市“健康诊断”,发现城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城市开展社会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和组织诊断、管理和政策诊断,发现城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和政策因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4.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更为有效的各部门协调机制,条块结合,针对城市“健康诊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共同讨论,共同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把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入在各部门实际工作中。
5.建立定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评估,评估是一种推动力。充分利用苏州各部门专业队伍,建立定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6.通过加强专家队伍和行业协会健康教育的指导,细化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科学性。
在健康健康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苏州市各单位和学术团体的专家资源,针对区域内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通过与专家联合开展专题项目的形式,共同制定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细化健康教育内涵,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以解决市民的实际健康问题为出发点,把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与特色建设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建设更多特色项目和亮点,保持健康教育的活力。
7.建立定期专业培训机制。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市、区、社区三级人员及骨干力量实行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健康促进能力。根据目前各个地方专业队伍存在技术力量不够的问题,通过培训,培养一支具有掌握科学方法、最新理念的专业队伍,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8、以项目促进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根据苏州存在健康问题,制订相关行动方案,以项目促进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并优先考虑以下10个方面的行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慢病控制行动、食品安全行动、妇幼保健行动、传染病控制行动、职业卫生与安全行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行动
每年根据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最后形成健康教育发展的完整计划。另外特别要通过大力开展市民健康促进项目,全面加强市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文化建设。
9、加强与其它城市交流,借鉴其它城市的健康教育经验。
加强国内、国际合作,按国际惯例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努力提高城市健康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要积极争取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其他机关组织在更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认真筛选项目,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际组织在更多的领域给予支持。要在健康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10、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科技促发展,以研究促建设。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与基础建设,通过健康教育创新理论、实践项目和研究征文活动,全面促进苏州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1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
加强健康城市办事机构建设,建立健康城市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健康城市创新、示范等奖项,促进健康城市发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从机构的设置、赋予的职能,到各个卫生相关部门的协调一致,再到专业人员的配备、培训等许多环节。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面要形成一个多级的网络化模式,明确和完善各个层次的职责,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各个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重视专业队伍的梯队建设,增加专业人员的编制,吸引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加强各个部门的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1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保障机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证全民健康的第一道门槛,具有投入少、效果长远的特点,但由于见效慢,往往被忽视。要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资金的投入,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的比例,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防止经费的断层。另外在各专项疾病预防项目经费管理中,划出10-1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使分散于各项目健康教育经费集中使用,更好发挥其使用效率。在当前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明确健康教育的经费要占到20%-30%的比例。同时积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建立健康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
13、鼓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创新机制。 健康促进是一项科学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不同于过去的卫生宣教,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组,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专业技术创新,并建立专业技术创新机制,引进如参与式的工作模式、项目推进机制,用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公共卫生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14、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和方法的优化机制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极多,但应坚持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疾病谱特点、健康需求、居民生活习惯,在区域健康诊断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坚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式,通过城市健康诊断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估,在众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和方法中,选择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5、针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监测结果发现15~岁组年龄人群、老年人、低文化水平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低,针对这些重点人群,应特别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仍应以农村居民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大众媒体传播形式,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为目的开展健康传播活动,缩小城乡差距,尽快在软实力上跟上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应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开展健康干预,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老年人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健康需求最强劲的人群,因此,提高这两个人群的健康素质,对于提高苏州市全体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在我市提出的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下,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是体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投入产出成本最高的预防疾病措施,更应开拓视野,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在为了健康的同一目标下,求同存异,各取所长,开创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围绕当前主要健康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并开始以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是一个疾病负担沉重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环境变化,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又进一步加重了疾病负担。解决这些突出的健康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各项干预措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依靠群众促进健康的最具普惠性、最具成本效益原则的预防措施。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取决于很多因素,除了个人的基因性状、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保健与医疗水平,还有个人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方式。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够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摈弃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防控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007年,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
苏州作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城市,非常有必要了解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苏州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本课题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基础上,依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开展苏州居民健康素养和基层健康促进能力进行调查,以了解目前我市居民的健康观念、了解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了解居民的健康技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15~69岁(年满15周岁,不满70周岁)的城乡常住居民8613人。调查问卷统一采用江苏统一使用的《2011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采取主动入户,面对面的进行询问调查。
问卷内容由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2个部分组成。健康素养内容分为3个方面: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28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8题);健康技能(4题),共计70题。“回答正确”的判断标准:(1)知识点以1道单选题形式考察,该题答对则该知识点计为回答正确。(2)知识点以多选题方式考察,多选题所有选项答对60%以上,该知识点计为回答正确(具体各题以四舍五入计算是否正确)。(3)知识点以判断题形式考察,该题答对则该知识点计为回答正确,并赋予系数为0.67。(4)知识点以操作类形式考察,该题答对所有知识要点的60%以上,该知识点记为回答正确。(5)同一知识点下的不同题目,在部分统计中按题目数量赋予权重,各健康素养知识点权重系数均为1。健康素养用“正确回答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描述健康素养的程度(或水平),a.具备健康素养:正确回答80-100%题的人数(构成比);b.不具备健康素养水平:正确回答率低于80%的为不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水平。
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
首先,基本情况调查
|
选项编码
|
|
001. 性别: ① 男 ② 女
|
001□
|
|
002. 您今年______周岁
|
002□□
|
|
003. 您是哪个民族的?
① 汉族 ② 回族 ③ 满族 ④ 维吾尔族 ⑤ 蒙古族 ⑥ 其他
|
003□
|
|
004. 您的现有文化程度如何?
①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② 小学 ③ 初中
④ 高中/职高/中专 ⑤ 大专/本科 ⑥ 硕士及以上
|
004□
|
|
005. 您现在的职业是什么?
①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 ②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③专业技术人员
④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⑤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⑥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⑦ 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工人
⑧ 学生 ⑨ 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
⑩ 离退休人员 11农民工 12其他
|
005□□
|
|
006. 您现在的婚姻状况是什么?
① 未婚 ② 已婚 ③ 丧偶 ④ 离异 ⑤ 其他
|
006□
|
|
007. 您是否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
①是 ②否
|
007□
|
|
008. 您的家庭常住人口数______人(指每年在家居住半年以上)
|
008□□
|
|
009. 去年,您全家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① <500元 ② 500~999元 ③ 1000~1999元 ④ 2000~4999元
⑤ 5000~9999元 ⑥ 10000以上 ⑦不清楚
|
009□
|
|
一、现在,我们想问您几个与健康有关的基本问题。
|
|
|
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题目的对错,对的请填“√”,错的请填“×”
|
|
|
|
1、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
|
□
|
101□
|
|
2、健康是指无疾病、不虚弱的身体状况。
|
□
|
102□
|
|
3、多饮、多食、多尿,伴有体重下降是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
|
□
|
103□
|
|
4、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
□
|
104□
|
|
5、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跟蔬菜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
|
105□
|
|
6、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甲肝、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
□
|
106□
|
|
7、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
□
|
107□
|
|
8、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但可以替代食品。
|
□
|
108□
|
|
9、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最佳距离为40厘米。
|
□
|
109□
|
|
10、偶尔吃点“摇头丸”等毒品不会成瘾,对身体也无害。
|
□
|
110□
|
|
11、打针比吃药好得快,生病了就应该尽量打针。
|
□
|
111□
|
|
12、吸烟者如果60岁以后才戒烟就晚了,对健康没有益处。
|
□
|
112□
|
|
13、劳动者应该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
□
|
113□
|
|
单选题,请在正确的选项上打“√”
|
|
|
1、健康的定义是指:
①身体没有病 ②不胖不瘦,身体强壮 ③能吃能睡无大病
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⑤不知道
|
201□
|
|
2、您认为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
①经常开窗通风 ②喷洒消毒剂 ③喷洒空气清新剂
④以上都是 ⑤不知道
|
202□
|
|
3、补钙效果最好的食品是哪类食品?
①奶类 ②肉类 ③谷类 ④蔬菜 ⑤不知道
|
203□
|
|
4、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范围为?
①14.5~18.4千克/米2 ②18.5~23.9千克/米2
③24~27.9千克/米2 ④28~32.9千克/米2
⑤不知道
|
204□
|
|
5、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为:
①12-14次 ②14-16次 ③16-20次 ④20-22次 ⑤不知道
|
205□
|
|
6、儿童青少年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连续读、写不宜超过多长时间?
①30分钟 ②50分钟 ③1小时 ④90分钟 ⑤不知道
|
206□
|
|
7、孕妇必须在怀孕多长时间内,开始进行孕期检查?
①3个月内 ② 4个月内 ③5个月内 ④6个月内 ⑤不知道
|
207□
|
|
8、高盐饮食对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①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②易引起肝病
③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 ④以上都是 ⑤不知道
|
208□
|
|
9、经常过量饮酒有什么害处?
①引起酒精中毒
②会增加患肝硬化、消化道癌症、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③易导致意外伤害
④以上都是
⑤不知道
|
209□
|
|
10、当你身边有人不小心摔断腿时,应如何处理:
①搀扶患者去医院 ②固定患肢,把患者抬到医院急救
③让患者卧床休息 ④不知道如何处理
|
210□
|
|
11、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等 ②贫血或血液浓度过高
③营养不良 ④不知道
|
211□
|
|
12、肺结核病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传播?
①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②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③性接触传播 ④不知道
|
212□
|
|
13、目前预防甲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①加强粪便管理,做好餐具消毒,不吃不洁食品。
②全民接种免疫球蛋白 ③阻断母婴传播
④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⑤不知道
|
213□
|
|
14、不随地吐痰是防止传播下面哪种疾病的有效措施?
①肿瘤 ②高血压 ③肺结核 ④糖尿病 ⑤不知道
|
214□
|
|
1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
①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
②远离毒品: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③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④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
215□
|
|
16、您认为预防一些传染病(如:麻疹、乙肝等)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
①加强营养 ②锻炼身体 ③母乳喂养
④接种疫苗 ⑤注意个人卫生 ⑥不知道
|
216□
|
|
17、如果您的同学、同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你会怎样对待他?
①无所谓,正常与其交往 ②从此不再和他来往
③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后就可以像对待正常人一样 ④不知道
|
217□
|
|
18、您认为“适量无偿献血”是指每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
①小于200毫升 ②200~400毫升 ③大于400毫升 ④不知道
|
218□
|
|
19、以下关于抗生素的几种说法,您认为正确的是:
① 感冒必须马上吃抗生素 ② 抗生素可以根据病情,自行购买
③ 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④ 抗生素既能杀灭细菌又能杀灭病毒
⑤ 不知道
|
229□
|
|
20、您认为得血吸虫病是因为:
① 吃不干净食物 ② 喝生水
③ 到有钉螺的地方下水或在水中游泳 ④ 不知道
|
220□
|
|
21、您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② 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③ 切生肉的砧板,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④ 不知道
|
221□
|
|
22、为了保证旺盛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以下不正确的是?
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 ②经常参加文体活动;
③睡眠越多越好; ④劳逸结合。
|
222□
|
|
多选题,以下问题您可以选择多个答案,请在选项后的□内打“√”
|
|
|
1、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a. 情绪稳定、生活态度乐观;
b. 适应环境变化;
c. 乐于工作,热爱生活;
d.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e. 朋友越多越好,常聚会喝酒;
f. 不知道
|
□
□
□
□
□
□
|
301a□
301b□
301c□
301d□
301e□
301f□
|
|
2、您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a. 戒烟、限酒
b. 平衡膳食
c. 心胸开阔
d. 多吃保健品、营养品
e. 控制体重
f. 多吃多睡
g. 经常运动
h. 不知道
|
□
□
□
□
□
□
□
□
|
302a□
302b□
302c□
302d□
302e□
302f□
302g□
302h□
|
|
3、对触电如何紧急处理?
a. 切断电源;
b. 用绝缘物挑开电线;
c. 把触电者移到通风处急救;
d. 用手推开触电人员;
e. 用干燥的棍子拨离触电人员。
f. 不知道
|
□
□
□
□
□
□
|
303a□
303b□
303c□
303d□
303e□
303f□
|
|
4、您认为被动吸烟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
a. 肺癌
b. 冠心病
c. 慢性阻塞性肺病
d. 龋齿
e. 胃肠炎
f. 白内障
g. 阳痿
h. 骨质疏松
i. 不知道
|
□
□
□
□
□
□
□
□
□
|
304a□
304b□
304c□
304d□
304e□
304f□
304g□
304h□
304i□
|
|
5、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
a. 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b. 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c. 脊灰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
d. 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
e. 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
f. 不知道
|
□
□
□
□
□
□
|
305a□
305b□
305c□
305d□
305e□
305f□
|
|
6、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a. 母乳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
b. 经济;
c. 母乳含有抗体,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d. 方便;
e. 温度适宜、清洁;
f. 不知道
|
□
□
□
□
□
□
|
306a□
306b□
306c□
306d□
306e□
306f□
|
|
7、食用盐加碘的好处是:
a. 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b. 预防胎儿或儿童发育不良;
c. 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
d. 预防儿童智力低下;
e. 预防高血压;
f. 不知道
|
□
□
□
□
□
□
|
307a□
307b□
307c□
307d□
307e□
307f□
|
|
8、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应该怎样处理?
a. 给中毒者喝水
b. 打开门窗通风
c. 尽快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关闭燃气总
开关
d. 服用抗生素
e. 将煤气中毒者抬到凉的地方降温并灌醋
f. 不知道
|
□
□
□
□
□
□
|
308a□
308b□
308c□
308d□
308e□
308f□
|
|
9、乙肝和艾滋病的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a. 日常生活接触
b. 血液传播
c. 共用卫生间
d. 性接触传播
e. 共用剃须刀、牙刷
f. 母婴传播
g. 共用劳动工具
h. 不知道
|
□
□
□
□
□
□
□
□
|
309a□
309b□
309c□
309d□
309e□
309f□
309g□
309h□
|
|
10、共用毛巾可传播的疾病有:
a. 皮肤病
b. 性传播疾病
c. 红眼病、沙眼
d. 口腔溃疡
e. 牙痛
f. 不知道
|
□
□
□
□
□
□
|
310a□
310b□
310c□
310d□
310e□
310f□
|
|
11、为避免发生农药中毒,请指出下面正确的说法:
a. 配置药液和拌种时要戴防护手套
b. 如果药液滴在衣服上需要更换衣服
c. 夏天喷洒农药最好选择下午2~3点钟
d. 喷洒农药过程中不能喝水、吸烟
e. 多余的农药可倒在水沟里
f. 不知道
|
□
□
□
□
□
□
|
311a□
311b□
311c□
311d□
311e□
311f□
|
|
12、流感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a. 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
b. 被流感病毒污染的手
c. 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
d. 不洁的生水
e. 不洁的食物
f. 与病人的直接接触
g. 不知道
|
□
□
□
□
□
□
□
|
312a□
312b□
312c□
312d□
312e□
312f□
312g□
|
|
13、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
a. 上岗前体检
b. 在岗期间定期体检
c. 离岗健康检查
d. 应急健康检查
e. 孕期健康检查
f. 不知道
|
□
□
□
□
□
□
|
313a□
313b□
313c□
313d□
313e□
313f□
|
|
14、严重缺碘会造成哪些疾病?
a. 生长发育不良
b. 呆小症
c. 孕妇流产
d. 高血压
e. 糖尿病
f. 不知道
|
□
□
□
□
□
□
|
314a□
314b□
314c□
314d□
314e□
314f□
|
|
15、人被狗、猫咬伤后,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b. 立即用口将血水吮吸出来
c. 用2%~3%的碘酒或75%的酒精涂擦消毒伤口
d. 注射狂犬病疫苗或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e. 坚持按时接种5针狂犬疫苗
f. 接种三针以后无症状,可停止接种疫苗
g. 不知道
|
□
□
□
□
□
□
□
|
315a□
315b□
315c□
315d□
315e□
315f□
315g□
|
|
16、超重和肥胖是下列哪些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a. 心脑血管病
b. 糖尿病
c. 甲亢
d. 脂肪肝
e. 痛风
f. 不知道
|
□
□
□
□
□
□
|
316a□
316b□
316c□
316d□
316e□
317f□
|
|
17、什么样的定型包装食品不要购买?
a. 超过保质期
b. 无厂家名称、地址
c. 无生产日期
d. 胀袋食品
e. 无食品批准文号
f. 不知道
|
□
□
□
□
□
□
|
317a□
317b□
317c□
317d□
317e□
317f□
|
|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您认为防制的综合措施有哪些?
a. 净化环境;
b. 消除和控制孳生地;
c. 直接诱杀;
d. 使用农药直接喷杀;
e. 换地方居住;
f. 不知道
|
□
□
□
□
□
□
|
318a□
318b□
318c□
318d□
318e□
318f□
|
|
19、购买和使用农药的时候,您认为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 购买农药时,可以和日常用品放在一个袋子(或篮子)里
b. 农药放在远离小孩的地方
c. 农药可以凭经验使用
d. 误食农药,发生中毒,最先应该做的是催吐
e. 农药不能放在厨房
f. 不知道
|
□
□
□
□
□
□
|
319a□
319b□
319c□
319d□
319e□
319f□
|
|
20、有人在您面前吸烟时,您正确的做法?
a. 听之任之
b. 自己躲开
c. 开窗通风
d. 劝阻吸烟者
e. 和他人一起吸烟
f. 不知道
|
□
□
□
□
□
□
|
320a□
320b□
320c□
320d□
320e□
320f□
|
|
21、为了对社会家庭个人负责,如何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
a. 开车(或者乘车)时,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系好安全带或
戴好头盔。
b. 不超速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
c. 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
d. 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遵守道路交通法规,过马路时走横道线,
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e. 开车时,可以随时接听电话。
f. 车流少的时候,超速没关系。
g. 不知道
|
□
□
□
□
□
□
□
|
321a□
321b□
321c□
321d□
321e□
321f□
321g□
|
|
22、为避免药物成瘾,服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时应注意哪些?
a.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b. 症状好转后应逐步减量;
c. 服用催眠药应采用最小剂量,失眠症改善后应停止服用;
d. 当发现对某一种药物产生一定依赖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
或逐步更换其他药物;
e. 多种药物一起服用
f. 不知道
|
□
□
□
□
□
□
|
322a□
322b□
322c□
322d□
322e□
322f□
|
|
23、如果发现病死的家禽、鸟,您会怎么办?
a. 向畜牧部门报告
b. 拿回家煮熟后食用
c. 按照畜牧部门的要求深埋处理
d. 不管,当作没看见
e. 喂其他动物
f. 扔到河里去
g. 烧掉
h. 卖掉
i. 不知道
|
□
□
□
□
□
□
□
□
□
|
323a□
323b□
323c□
323d□
323e□
323f□
323g□
323h□
323i□
|
|
24、遇到有人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您会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a. 人工呼吸
b. 胸外心脏按压
c. 吃速效救心丸
d. 掐人中
e. 用力摇晃患者,使其苏醒
f. 不知道
|
□
□
□
□
□
□
|
324a□
324b□
324c□
324d□
324e□
324f□
|
|
25、您认为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是癌症的报警信号:
a. 异常肿块
b. 异常出血
c. 原因不明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d. 不明原因的发胖
e. 嗜睡
f. 不知道
|
□
□
□
□
□
□
|
325a□
325b□
325c□
325d□
325e□
325f□
|
|
26、您认为水源受到污染会引起下列哪些疾病?
a. 霍乱
b. 水俣病
c. 甲肝
d. 乙肝
e. 血吸虫病
f. 不知道
|
□
□
□
□
□
□
|
326a□
326b□
326c□
326d□
326e□
326f□
|
|
27、预防儿童溺水应该注意哪些?
a. 儿童少年不要单独下水游泳
b. 不到情况不明的水域游泳
c. 游泳时不要打闹,不要在天然水域练习跳水
d. 下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e. 在冬季,儿童应避免在冰上行走、滑冰或在薄冰上骑车
f. 不知道
|
□
□
□
□
□
□
|
327a□
327b□
327c□
327d□
327e□
327f□
|
|
28、我国农村推广使用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是下列哪种形式?
a. 三格化粪池式厕所
b. 双瓮式厕所
c. 双坑交替式厕所
d. 简易化粪池
e. 沼气池式厕所
f. 粪便分集式生态厕所
g. 不知道
|
□
□
□
□
□
□
□
|
328a□
328b□
328c□
328d□
328e□
328f□
328g□
|
|
二、个体生活方式与行为测试
|
|
|
1、您一般什么时候刷牙?
① 早晨刷
② 晚上刷
③ 早晚都刷
④ 很少刷
|
401□
|
|
2、您是否能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① 能
②不能
|
402□
|
|
3、当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
① 120
② 119
③ 122
④ 不知道
|
403□
|
|
4、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能超过:
① 25克
② 50克
③ 100克
④ 15克
⑤ 自己的酒量
⑥ 不知道
|
404□
|
|
5、为了预防高血压,一般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多少克?
① 2克
② 6克
③ 9克
④ 12克
⑤ 不知道
|
405□
|
|
6、为了去除残留农药和污染物,蔬菜水果清洗后,至少要用清水浸泡几分钟?
① 10分钟
② 15分钟
③ 5分钟
④ 不知道
|
406□
|
|
7、发生火灾时,应该:(多选题)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俯伏撤离火场
c. 立即拨打119
d. 乘坐电梯尽快逃离
e. 穿好衣服,带上贵重物品,尽快逃离
f. 不知道
|
□
□
□
□
□
□
|
407a□
407b□
407c□
407d□
407e□
407f□
|
|
8、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哪些要求?(5点)
a.
b.
c.
d.
e.
|
□
□
□
□
□
|
408a□
408b□
408c□
408d□
408e□
|
|
调查员(签名): 质控员(签名):
调查日期:□□□□年□□月□□日核查日期:□□□□年□□月□□日
|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市15~69岁常住人口8613人。常驻人口指在调查前一年内,在调查地区连续居住并生活6个月及以上者。在全市范围内,经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17个监测点(市区为一个监测点,县市为两个监测点),共发放问卷8613份,回收问卷8590份,有效问卷8499份,有效率为98.94%。所有的调查问卷均是各监测点工作人员亲自调查并在现场由质控人员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进行计算机双机录入,所有监测点双机录入错误率均控制在1.0%以内,并进行核查校正后,进行数据库合并及统计分析。
在本次抽样调查中,男性4298名(50.6%),女性4201名(49.4%),男性人数较多;平均年龄41.34±13.81周岁,最大69周岁,最小15周岁。在调查对象中,家庭常住人口数平均为3.99±1.25人,最多12人,最少为1人。以已婚者居多7032人(占82.74%),未婚人员1235人(14.53%),丧偶、离异和其他一共为232人(2.73%)。民族分布中以汉族为主,占98.96%,其他为少数民族1.04%。文化程度中,初中水平最多为2618人(30.80%),高中/职高/中专为25.16%,大专/本科22.97%,小学14.25%,文盲5.82%,硕士及以上1.00%。职业分布较分散,家庭平均月收入分布等社会经济学特征详见表1,图1-6。
表1 苏州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分布
|
人口学特征
|
调查人数
|
构成比(%)
|
|
地区
|
|
|
|
|
城市
|
4631
|
54.5
|
|
|
农村
|
3868
|
45.5
|
|
性别
|
|
|
|
|
男
|
4298
|
50.6
|
|
|
女
|
4201
|
49.4
|
|
年龄组
|
|
|
|
|
15~
|
1070
|
12.6
|
|
|
25~
|
1867
|
22.0
|
|
|
35~
|
1979
|
23.3
|
|
|
45~
|
1772
|
20.8
|
|
|
55~
|
1387
|
16.3
|
|
|
65~
|
424
|
5.0
|
|
文化程度
|
|
|
|
|
不识字/少识字
|
495
|
5.8
|
|
|
小学
|
1211
|
14.2
|
|
|
初中
|
2618
|
30.8
|
|
|
高中/职高/中专
|
2138
|
25.2
|
|
|
大专/本科
|
1952
|
23.0
|
|
|
硕士及以上
|
85
|
1.0
|
|
收入水平
|
|
|
|
|
<500元
|
97
|
1.1
|
|
|
500~900元
|
315
|
3.7
|
|
|
1000~1999元
|
1543
|
18.2
|
|
|
2000~4999元
|
3345
|
39.4
|
|
|
5000~9999元
|
1697
|
20.0
|
|
|
10000以上
|
571
|
6.7
|
|
|
不清楚
|
929
|
10.9
|
|
职业
|
|
|
|
|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
|
79
|
0.9
|
|
|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
312
|
3.7
|
|
|
专业技术人员
|
904
|
10.6
|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662
|
7.8
|
|
|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
601
|
7.1
|
|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933
|
11.0
|
|
|
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工人
|
722
|
8.5
|
|
|
学生
|
606
|
7.1
|
|
|
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
|
521
|
6.1
|
|
|
离退休人员
|
867
|
10.2
|
|
|
农民工
|
939
|
11.0
|
|
|
其他
|
1353
|
19.9
|
|
婚姻状况
|
|
|
|
|
未婚
|
1235
|
14.5
|
|
|
已婚
|
7032
|
82.7
|
|
|
丧偶
|
147
|
1.7
|
|
|
离异
|
66
|
0.8
|
|
|
其他
|
19
|
0.2
|
|
是否医疗卫生工作人员
|
|
|
|
|
是
|
454
|
5.3
|
|
|
否
|
8045
|
94.7
|
|
合计
|
8499
|
100.0
|
图1 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城乡构成
图2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性别构成
图3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年龄构成
图4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构成
图5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收入水平构成
图6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婚姻状况构成
2、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情况
经过全市所有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分析,2011年苏州市抽样调查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8.3%,高于苏州2009年的监测结果15.3%和江苏省2011年监测结果12.8%。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7%,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6%。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以及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4.2%,17.4%,60.1%。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女性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健康素养水平;年龄分组素养中,以25~组素养水平最高,而65~组的素养水平最低,有随年龄增长素养水平逐步降低的趋势。各类人群的素养水平详见表2,图7-9。
表2 苏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
|
组别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城乡
|
|
|
|
|
|
|
城市
|
20.7
|
25.2
|
20.2
|
60.9
|
|
|
农村
|
16.6
|
23.4
|
15.5
|
59.6
|
|
性别
|
|
|
|
|
|
|
男
|
17.5
|
23.7
|
17.1
|
60.1
|
|
|
女
|
19.1
|
24.7
|
17.8
|
60.1
|
|
年龄
|
|
|
|
|
|
|
15~
|
17.7
|
27.6
|
16.4
|
68.0
|
|
|
25~
|
24.5
|
30.6
|
23.2
|
65.6
|
|
|
35~
|
20.6
|
25.9
|
18.9
|
60.8
|
|
|
45~
|
15.9
|
21.4
|
15.8
|
56.9
|
|
|
55~
|
12.8
|
16.7
|
12.5
|
52.6
|
|
|
65~
|
9.4
|
14.6
|
9.9
|
50.2
|
|
合计
|
18.3
|
24.2
|
17.4
|
60.1
|
图7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城乡比较
图8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性别比较
图9 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年龄组比较
3、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
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中,男、女健康素养水平差异不大,年龄分段素养水平分布与苏州全市总体分布相同,详见表3,图10-11。
表3 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
|
组别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性别
|
|
|
|
|
|
|
男
|
20.2
|
24.5
|
20.4
|
61.4
|
|
|
女
|
21.3
|
25.9
|
19.9
|
60.3
|
|
年龄
|
|
|
|
|
|
|
15~
|
21.9
|
28.3
|
21.2
|
67.7
|
|
|
25~
|
26.8
|
33.3
|
25.2
|
66.8
|
|
|
35~
|
23.9
|
26.9
|
22.0
|
60.5
|
|
|
45~
|
17.8
|
21.5
|
19.8
|
56.9
|
|
|
55~
|
14.9
|
18.1
|
14.4
|
55.7
|
|
|
65~
|
12.3
|
18.0
|
11.8
|
55.7
|
|
合计
|
20.7
|
25.2
|
20.2
|
60.9
|
图10 苏州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性别比较
图11 苏州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年龄比较
4、农村居民具备就健康素养的比例
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女性素养水平高于男性的素养水平。年龄分段素养水平分布于苏州全市总体分布相似,以25~组人群的素养水平最高,65~组人群的素养水平最低,详见表4,图12-13。
表4 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
|
组别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性别
|
|
|
|
|
|
|
男
|
15.7
|
23.1
|
14.8
|
59.2
|
|
|
女
|
17.5
|
23.8
|
16.2
|
60.0
|
|
年龄
|
|
|
|
|
|
|
15~
|
15.1
|
27.1
|
13.6
|
68.2
|
|
|
25~
|
22.8
|
28.6
|
21.7
|
64.6
|
|
|
35~
|
18.6
|
25.3
|
17.1
|
61.1
|
|
|
45~
|
14.7
|
21.4
|
13.2
|
57.0
|
|
|
55~
|
10.9
|
15.6
|
10.9
|
50.0
|
|
|
65~
|
6.1
|
10.7
|
7.7
|
43.9
|
|
合计
|
16.6
|
23.4
|
15.5
|
59.6
|
图12 苏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性别比较
图13 苏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年龄组比较
5、苏州市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分布情况
分析发现,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居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详细情况见表5,图14。
表5 苏州市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
|
文化程度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不识字/少识字
|
8.7
|
8.9
|
9.1
|
42.2
|
|
小学
|
9.4
|
15.2
|
9.2
|
52.0
|
|
初中
|
13.4
|
18.6
|
12.2
|
53.8
|
|
高中/职高/中专
|
20.3
|
26.9
|
19.7
|
65.3
|
|
大专/本科
|
29.9
|
37.4
|
28.5
|
71.7
|
|
硕士及以上
|
32.9
|
38.8
|
29.4
|
75.3
|
|
合计
|
18.3
|
24.2
|
17.4
|
60.1
|
图14苏州市城乡居民不同文化水平组健康素养比较
在不同职业人群中,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有关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失业人员及下岗职工、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素养水平相对较低。详见表6,图15。
表6 苏州市不同职业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比例(%)
|
职业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
|
20.3
|
24.1
|
12.5
|
64.6
|
|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
20.8
|
27.2
|
24.0
|
68.6
|
|
专业技术人员
|
34.7
|
40.4
|
34.4
|
72.1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28.9
|
36.4
|
27.3
|
65.6
|
|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
12.3
|
16.3
|
10.8
|
51.2
|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23.2
|
27.4
|
21.2
|
60.2
|
|
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工人
|
15.5
|
23.7
|
13.4
|
59.1
|
|
学生
|
19.6
|
31.8
|
17.3
|
74.9
|
|
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
|
14.6
|
18.8
|
13.4
|
54.1
|
|
离退休人员
|
16.0
|
18.9
|
15.3
|
54.6
|
|
民工
|
6.6
|
11.6
|
6.0
|
47.8
|
|
其他
|
12.6
|
18.8
|
12.7
|
59.2
|
|
合计
|
18.3
|
24.2
|
17.4
|
60.1
|
注:1.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2.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 专业技术人员;4.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7. 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工人;8. 学生;9. 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10. 离退休人员;11. 农民工;12. 其他
图15 苏州市不同职业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
收入水平对健康素养水平有一定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高,健康素养水平也逐渐增高。平均月收入大于10000元以上后,健康素养水平与收入多少的相关性相对降低,健康素养水平升高趋势趋于停滞。见表7,图16。
表7 苏州市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比例(%)
|
收入水平
|
健康素养
|
基本知识和理念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基本技能
|
|
<500元
|
17.5
|
20.6
|
12.4
|
43.3
|
|
500~900元
|
11.1
|
16.2
|
13.0
|
43.2
|
|
1000~1999元
|
16.0
|
21.8
|
15.8
|
57.2
|
|
2000~4999元
|
18.1
|
23.2
|
18.1
|
60.3
|
|
5000~9999元
|
25.6
|
34.9
|
21.2
|
65.9
|
|
10000以上
|
22.8
|
28.0
|
22.1
|
64.6
|
|
不清楚
|
8.8
|
12.6
|
9.9
|
58.2
|
|
合计
|
18.3
|
24.2
|
17.4
|
60.1
|
图16 苏州市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
6、苏州市居民具备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情况
根据目前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苏州市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41.7%、安全与急救素养38.2%、传染病预防素养20.3%、基本医疗素养19.5%、慢性病预防素养7.4%。
苏州市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口比例呈现:1、城市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有4类高于农村居民;2、女性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均多数高于男性;3、25~岁组各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都最高。详见表8,图17-20。
表8 苏州市居民具备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
|
组别
|
健康素养
|
科学健康观
|
传染病预防素养
|
慢性病预防素养
|
安全与急救素养
|
基本医疗素养
|
|
城乡
|
|
|
|
|
|
|
|
|
城市
|
20.7
|
43.5
|
25.0
|
8.7
|
38.1
|
19.0
|
|
|
农村
|
16.6
|
40.5
|
17.0
|
6.5
|
38.3
|
19.9
|
|
性别
|
|
|
|
|
|
|
|
|
男
|
17.5
|
40.0
|
20.5
|
7.1
|
37.9
|
18.9
|
|
|
女
|
19.1
|
43.5
|
20.1
|
7.8
|
38.5
|
22.2
|
|
年龄
|
|
|
|
|
|
|
|
|
15~
|
17.7
|
48.3
|
16.6
|
6.9
|
45.5
|
20.2
|
|
|
25~
|
24.5
|
52.0
|
24.2
|
9.7
|
47.1
|
25.3
|
|
|
35~
|
20.6
|
42.6
|
22.7
|
8.1
|
37.8
|
22.3
|
|
|
45~
|
15.9
|
36.1
|
19.9
|
6.8
|
34.3
|
16.6
|
|
|
55~
|
12.8
|
31.8
|
16.0
|
5.5
|
30.4
|
13.2
|
|
|
65~
|
9.4
|
32.1
|
16.3
|
4.2
|
25.0
|
12.0
|
|
文化程度
|
|
|
|
|
|
|
|
|
不识字/少识字
|
8.7
|
19.8
|
9.5
|
4.0
|
18.0
|
8.5
|
|
|
小学
|
9.4
|
27.7
|
13.5
|
3.6
|
27.6
|
12.0
|
|
|
初中
|
13.4
|
34.2
|
17.0
|
5.4
|
32.7
|
14.5
|
|
|
高中/职高/中专
|
20.3
|
46.6
|
22.7
|
7.7
|
42.7
|
23.4
|
|
|
大专/本科
|
29.9
|
60.0
|
28.4
|
12.7
|
52.0
|
28.9
|
|
|
硕士及以上
|
32.9
|
58.8
|
35.3
|
15.3
|
48.2
|
32.9
|
|
合计
|
18.3
|
41.7
|
20.3
|
7.4
|
38.2
|
19.5
|
图17 苏州市居民五类健康素养水平差别
图18 苏州市居民五类健康素养性别差别
图19 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年龄组差别
图20 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文化程度差异
总体来看,苏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8.3%,高于江苏省的调查结果12.8%,与2009年苏州市调查结果(15.3%)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24.2%、17.4%和60.1%。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于农村;(2)女性高于男性;(3)年龄分组中,25岁~34岁人群素养水平最高,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4)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5)健康素养水平具有职业差异性,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收入低于每月1000元的人群素养水平远低于其它收入组,但并不是收入越高素养水平越高,人均月收入在超过10000元后,素养水平反而有下降趋势;(6)与我市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速度远快于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七、71个核心知识点回答正确率情况分析
在全市具体健康素养监测涉及的71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情况见表9,其中回答正确率在40%以下的知识点是居民认知的薄弱环节。
表9 71个知识点回答正确率情况表(n=8499)
|
题目编号
|
题 目
|
正确人数
|
正确率
|
|
101
|
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
|
8256
|
97.1
|
|
102
|
健康是指无疾病、不虚弱的身体状况
|
4400
|
51.1
|
|
103
|
多饮、多食、多尿,伴有体重下降时什么疾病的信号
|
5075
|
59.7
|
|
104
|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
7235
|
85.1
|
|
105
|
水果可以替代蔬菜
|
6966
|
82.0
|
|
106
|
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甲肝、肥胖、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
6267
|
73.7
|
|
107
|
健康人正常血压
|
6171
|
72.6
|
|
108
|
保健品的可以替代食品,但不可替代药品
|
7206
|
84.8
|
|
109
|
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最佳距离为40厘米
|
3070
|
36.1
|
|
110
|
偶尔吃点“摇头丸”等毒品不会成瘾,对身体无害
|
7979
|
93.9
|
|
111
|
打针比吃药好得快,生病了就应该尽量打针
|
7295
|
85.8
|
|
112
|
吸烟者如果60岁以后才戒烟就晚了,对健康没有益处
|
5667
|
66.7
|
|
113
|
劳动者应该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
8151
|
95.9
|
|
201
|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
6817
|
80.2
|
|
202
|
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
|
6760
|
79.5
|
|
203
|
补钙效果最好的食品是哪类食品?
|
6285
|
73.9
|
|
204
|
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范围为?
|
2638
|
31.0
|
|
205
|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为:
|
4107
|
48.3
|
|
206
|
儿童青少年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连续读、写不宜超过多长时间?
|
1944
|
22.9
|
|
207
|
孕妇必须在怀孕多长时间内,开始进行孕期检查?
|
5821
|
68.5
|
|
208
|
高盐饮食对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
6309
|
74.2
|
|
209
|
经常过量饮酒有什么害处?
|
3990
|
46.9
|
|
210
|
有人不小心摔断腿时,应如何处理:
|
6686
|
78.7
|
|
211
|
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
7330
|
86.2
|
|
212
|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传播?
|
6958
|
81.9
|
|
213
|
目前预防甲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
5446
|
64.1
|
|
214
|
不随地吐痰是防止传播下面哪种疾病的有效措施?
|
7674
|
90.3
|
|
215
|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
|
6216
|
73.1
|
|
216
|
您认为预防一些传染病(如:麻疹、乙肝等)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
|
4961
|
58.4
|
|
217
|
如果您的同学、同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你会怎样对待他?
|
7231
|
85.1
|
|
218
|
您认为“适量无偿献血”是指每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
|
6187
|
72.8
|
|
219
|
以下关于抗生素的几种说法,您认为正确的是:
|
7132
|
83.9
|
|
220
|
您认为得血吸虫病是因为:
|
5442
|
64.0
|
|
221
|
您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217
|
84.9
|
|
222
|
保证旺盛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行为方式
|
5569
|
65.5
|
|
301
|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
7329
|
86.2
|
|
302
|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
7227
|
85.0
|
|
303
|
触电如何紧急处理?
|
6020
|
70.8
|
|
304
|
被动吸烟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
|
3608
|
42.5
|
|
305
|
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
|
5144
|
60.5
|
|
306
|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
4699
|
55.3
|
|
307
|
食用盐加碘的好处是:
|
4460
|
52.5
|
|
308
|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应该怎样处理?
|
7361
|
86.6
|
|
309
|
乙肝和艾滋病的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6069
|
71.4
|
|
310
|
共用毛巾可传播的疾病有:
|
7025
|
82.7
|
|
311
|
为避免发生农药中毒,请指出下面正确的说法:
|
5928
|
69.7
|
|
312
|
流感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
6635
|
78.1
|
|
313
|
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
|
3900
|
45.9
|
|
314
|
严重缺碘会造成哪些疾病?
|
4959
|
58.3
|
|
315
|
人被狗、猫咬伤后,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
6791
|
79.9
|
|
316
|
超重和肥胖是下列哪些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
6023
|
70.9
|
|
317
|
什么样的定型包装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
|
7287
|
85.7
|
|
318
|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您认为防制的综合措施有哪些?
|
6280
|
73.9
|
|
319
|
购买和使用农药的时候,您认为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6662
|
78.4
|
|
320
|
有人在您面前吸烟时,您正确的做法?
|
3914
|
46.1
|
|
321
|
为了对社会家庭个人负责,如何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
|
8049
|
94.7
|
|
322
|
为避免药物成瘾,服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时应注意哪些?
|
5399
|
63.5
|
|
323
|
如果发现病死的家禽、鸟,您会怎么办?
|
7503
|
88.3
|
|
324
|
遇到有人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您会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
4221
|
49.7
|
|
325
|
您认为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是癌症的报警信号:
|
5563
|
65.5
|
|
326
|
您认为水源受到污染会引起下列哪些疾病?
|
3066
|
36.1
|
|
327
|
预防儿童溺水应该注意哪些?
|
6308
|
72.4
|
|
328
|
我省农村推广使用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是下列哪种形式?
|
1889
|
62.2
|
|
401
|
您一般什么时候刷牙?
|
6755
|
79.5
|
|
402
|
您是否能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
4196
|
49.4
|
|
403
|
当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
|
8232
|
96.9
|
|
404
|
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能超过:
|
1906
|
22.4
|
|
405
|
为了预防高血压,一般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多少克?
|
4861
|
57.2
|
|
406
|
为了去除残留农药和污染物,蔬菜水果清洗后,至少要用清水浸泡几分钟?
|
3059
|
36.0
|
|
407
|
发生火灾时,应该:
|
7355
|
86.5
|
|
408
|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哪些要求?
|
931
|
11.0
|
本次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是我市第四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的科学性及结果的可信性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将有助于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为我市健康教育及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工作思路。
健康素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最早出现与1974年一篇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11]。但是直到90年代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针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健康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12]。尤其是一些以英语或西班牙语为对象的快速素养评估工具的开发使用,有力地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有关国家的重大卫生政策的出台[13],如美国《健康人民2010》[14]。
国内,由肖瓅、李新华、陶茂萱等学者将健康素养的概念引入我国,并结合我国国情,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国内健康素养研究工作,探讨了Delphi法在筛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中的应用[15],建立的健康素养综合指数为健康素养的评估提供了科学可信的工具,也填补了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的空白[16],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健康素养抽样调查数据,建立了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健康素养评估的有效工具[17]。自1992年至今,由中国科协牵头已经进行了5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获得科技部社会公益基金资助,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状况调查[2]。
健康素养与健康产出及卫生支出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18],大量的研究显示低健康素养给人民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系统带来负面影响。个体健康素养水平对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健康知识水平,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的使用。低健康素养导致公众和国家卫生投入增加和卫生资源的浪费,1998年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阅读水平在0-2级的低素养人群每年的医疗卫生支出为12974美元,而全国平均支出只有2969美元[19]。另外,低健康素养导致医患之间不能有效的沟通,患者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不能充分的了解,公众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失败,这种健康素养不足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人员的重视[12]。
总之,健康素养对于健康促进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疾病的一级预防中,一个拥有健康素养的人能够更好保持健康的良好状态。在二级预防中,健康素养发挥者更加重要的作用,健康服务提供者和病人之间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错误的信息传递[20]。同时,加快疾病康复的进程,减少疾病的并发症。
本次调查显示我市居民的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为18.3%,即有18.3%的居民能够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熟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且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总体结果在人群中存在如下特点:
本次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7%)高于农村(16.6%),两者相差4.1个百分点,与2009年我市调查结果显示的城乡差距10.6个百分点相比,城乡差距缩小了6.5个百分点。这个结果显示了最近几年,我市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另外也是与我市各个县级市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较强,而市区工作相对停滞不前的一个客观反映。
总之,虽然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然较低,但提高速度高于城市居民,相信不远的将来,城乡差异将会逐渐消失。
调查结果显示,个体文化程度与健康素养密切相关,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与国内外的众多研究结果相符。低文化程度会影响个体获取关于自身健康相关的权利和护理方面的关键信息,如低文化程度的慢性病病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关于自己所患疾病治疗和管理的基本信息。高文化程度的人群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所以提高人群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人群健康素养的提高。
本次调查发现以25~岁年龄组以后,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15~岁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也相对较低,这个结果说明:15~24岁年龄人群,正是观念和行为形成和稳固发展的阶段,开展健康素养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技能,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所以这个年龄组将是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校课程中去,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而广大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可能与他们整体的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相关,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同年代人群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差异较大,25~岁年龄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更高。同时,这个结果也提示我们,老年人也是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将会越来越重要。
本次调查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告的内容,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健康技能3个方面。较低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说明了具备基本的知识和理念,并不一定都能转化成健康生活方式,在知识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基本技能水平远高于其他两项,也反映出了问卷调查对个体健康技能考察的一个局限性,提示我们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更进一步研究探讨对公民基本健康技能的考察和评价方法,以更科学的反映出其真实的水平。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已经基本树立了科学健康观,对于传染病、安全急救知识的了解大大提高。但是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这与慢性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疾病负担的现实相适应。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以及预防的长期性,导致居民对其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预防慢性病,任重而道远,将会是我们今后工作重中之重。
总体上,本次调查与2009年的调查相比,抽样方法更加科学,样本量也适当扩大,各县市区对健康素养干预与监测工作的财、物支持比较到位,各方面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看到进步的同时,应当看到,全市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健康素养监测中一些具体工作的实施能力有待提高。根据《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强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将会是今后健康素养干预与监测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
第五部分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1、加强城市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社会公德、安全教育)。
健康是最重要、最大的民生工程。没有居民的健康,谈何小康?谈何发展?
目前,健康作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因此,以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健康城市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苏州应该在现有阶段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健康城市理念,结合城市发展特点,以人为本,以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契机,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不断提高苏州市民的健康素养,形成较完善的健康教育科学管理体系,成为中国乃至国际健康教育科学管理化的典范。
2.加强和理顺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
组织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保证。目前,由于机构改革,我市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混乱,有的地方相应的专门机构甚至被撤消,健康教育组织功能严重弱化。建议根据我市特点,设立建设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保证人员和经费,进一步促进和理顺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
3.开展科学的城市“健康诊断”,发现城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城市开展社会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和组织诊断、管理和政策诊断,发现城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和政策因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4.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更为有效的各部门协调机制,条块结合,针对城市“健康诊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共同讨论,共同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把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入在各部门实际工作中。
5.建立定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评估,评估是一种推动力。充分利用苏州各部门专业队伍,建立定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6.通过加强专家队伍和行业协会健康教育的指导,细化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科学性。
在健康健康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苏州市各单位和学术团体的专家资源,针对区域内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通过与专家联合开展专题项目的形式,共同制定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细化健康教育内涵,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以解决市民的实际健康问题为出发点,把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与特色建设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建设更多特色项目和亮点,保持健康教育的活力。
7.建立定期专业培训机制。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市、区、社区三级人员及骨干力量实行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健康促进能力。根据目前各个地方专业队伍存在技术力量不够的问题,通过培训,培养一支具有掌握科学方法、最新理念的专业队伍,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8、以项目促进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根据苏州存在健康问题,制订相关行动方案,以项目促进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并优先考虑以下10个方面的行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慢病控制行动、食品安全行动、妇幼保健行动、传染病控制行动、职业卫生与安全行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行动
每年根据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最后形成健康教育发展的完整计划。另外特别要通过大力开展市民健康促进项目,全面加强市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文化建设。
9、加强与其它城市交流,借鉴其它城市的健康教育经验。
加强国内、国际合作,按国际惯例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努力提高城市健康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要积极争取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其他机关组织在更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认真筛选项目,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际组织在更多的领域给予支持。要在健康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10、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科技促发展,以研究促建设。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与基础建设,通过健康教育创新理论、实践项目和研究征文活动,全面促进苏州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1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
加强健康城市办事机构建设,建立健康城市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健康城市创新、示范等奖项,促进健康城市发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从机构的设置、赋予的职能,到各个卫生相关部门的协调一致,再到专业人员的配备、培训等许多环节。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面要形成一个多级的网络化模式,明确和完善各个层次的职责,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各个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重视专业队伍的梯队建设,增加专业人员的编制,吸引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加强各个部门的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1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保障机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证全民健康的第一道门槛,具有投入少、效果长远的特点,但由于见效慢,往往被忽视。要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资金的投入,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的比例,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防止经费的断层。另外在各专项疾病预防项目经费管理中,划出10-1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使分散于各项目健康教育经费集中使用,更好发挥其使用效率。在当前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明确健康教育的经费要占到20%-30%的比例。同时积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建立健康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
13、鼓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创新机制。 健康促进是一项科学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不同于过去的卫生宣教,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组,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专业技术创新,并建立专业技术创新机制,引进如参与式的工作模式、项目推进机制,用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公共卫生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14、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和方法的优化机制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极多,但应坚持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疾病谱特点、健康需求、居民生活习惯,在区域健康诊断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坚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式,通过城市健康诊断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估,在众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和方法中,选择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5、针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监测结果发现15~岁组年龄人群、老年人、低文化水平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低,针对这些重点人群,应特别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仍应以农村居民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大众媒体传播形式,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为目的开展健康传播活动,缩小城乡差距,尽快在软实力上跟上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应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开展健康干预,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老年人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健康需求最强劲的人群,因此,提高这两个人群的健康素质,对于提高苏州市全体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在我市提出的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下,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是体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投入产出成本最高的预防疾病措施,更应开拓视野,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在为了健康的同一目标下,求同存异,各取所长,开创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2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5-388.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民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4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5-388.
5胡俊锋,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6 Daphne G.A. Critical look at health literacy[J]. Adult Basic Education. 2001,11:67-79.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vision of Health Promo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Unit.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 Geneva. 1998,10.
8WHO. Action Plan for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Geneva.WHO,2008.
9The Bangkok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www.who.int/healthpromotion/,2008-12-2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第3号,2008.
10孙琦,陈俊国.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16-317.
11肖瓅,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61-364.
12Lynn Nielsen-Bohlman, Allison M.Panzer, David A. Kindig. Health literacy: 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31
13Offic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Promotion,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ealth People 2010[EB]. http://www.healthpeople. gov/. 2007-03-12.
14肖瓅,程玉兰,马昱等.Delphi法在筛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81-84.
15肖瓅,李英华,陈国永等.健康素养综合指数的研制[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03-105.
16肖瓅,马昱,胡俊锋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3):227-231.
17U.S.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Health literacy:report of the council on scientific affairs[J].Joura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1999,281:552-557.
18Pam uk E,Makuc D,Heck K. Soxioeconomic statas and health chartbook: health united states[R]. Hyattsville, MD: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1998,93.
19佟丽,胡俊锋,侯培森.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