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新公告
2024年第一期健康管理师(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通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认识癌症 预防癌症
发表时间: 2023/8/9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认识癌症 预防癌症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 1.11 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 6600 人因癌症死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是 5 种常见癌症,占新发病例总数的57.4%。不过,数据显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还可以远离很多致癌因素。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可防可治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和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癌症的发作过程是有迹可循的
 
癌症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正如“癌”这个字,很多癌症是自己一口一口“吃”出了“一座山”。今天苏州市健康管理学会就来和大家聊聊癌症“最爱”的5个字:烟、酒、咸、霉、烫。
 
1.烟:30%的癌症都与吸烟相关
 
一口香烟能带来 78 种明确致癌物
近10多年来,肺癌一直是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而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 5倍。
不止是肺癌,研究表明胰腺癌、膀胱癌、白血病都与吸烟相关。
几十年来,美国控烟行动有效地控制了肺癌和多种其他癌症的死亡率,效果非常显著。
 
 
2.酒:每 18 个癌症患者,就有一个是因为喝酒
 
在国际肿瘤研究机构的致癌物分类中,酒精饮品被归为与肿瘤发生关系最密切的l类物质,饮酒也被列为与患肿瘤明确有关的危险生活方式之一。已证实饮酒者口腔癌、食管癌、直肠癌、肝癌以及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于不饮者。
从防癌的角度来说,更有效更简单的方法是——滴酒不沾。
 
 
3.咸:吃得咸是非常明确的胃癌因素
 
吃得咸不仅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虽然食盐本身并非致癌物,但是过咸的食物容易损伤胃粘膜,使得一些致癌化学物和致癌微生物如亚硝胺、幽门螺杆菌等有可乘之机,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癌前病变,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明确提出,国人盐的摄入量每天要控制在 5 克以内。
 
4.霉:黄曲霉素,增加癌症风险
 
​黄曲霉素在 2012 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定为l类致癌。黄曲霉素含量在1mg/kg时就可诱发癌症。而1mg/kg黄曲霉素含量仅相当于1吨粮食中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它除了主要诱发肝癌外,也能诱发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小肠癌等,还可出现畸胎。
 
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中最有可能出现黄曲霉。节俭惯了的人,常会把食物发霉的部分去掉,接着吃剩下的部分,但这样做对健康很不利。肉眼看到的霉斑,只是一部分,霉菌产生的毒素其实已经在食物中扩散了。清洗等只能去掉表面的菌丝,内部的毒素却还没有去除。即使是加热,黄曲霉素也要到 280℃ 以上才会分解,一般的烹调温度,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5.烫:65℃ 以上的热饮,有致癌风险
 
2018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饮用「 65 度以上的热饮」定为 2A 致癌物,是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
超过 65℃ 的热饮,可能会损伤覆盖在口腔和食道表面的粘膜,如此日积月累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研究认为77%的癌症根源在于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只占到14%和9%,基因是爸妈遗传的,没法改变,大环境也不是个人能控制的,所幸的是,个人的日常习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
每个人都应学会主动截断致癌的危险因素,管住嘴,远离它们,降低癌症的风险!
 
再次强调5条“防癌”的生活建议
 
戒烟
滴酒不沾
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食物发霉了就别吃了,新鲜最好
别吃太烫的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Label条信息 / 共Label页 转到第
版权所有:苏州健康管理学会   地址:广济北路242号    电话:0512-65098609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1023437号-1
今日访问人数:64     总访问人数:90181     今日访问量:118     总访问量:53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