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5
.png)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结核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努力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下面是一些关于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大家一起来和苏州市健康管理学会学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各器官系统都有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但结核菌80%以上侵犯的是肺脏,称为肺结核,俗称“肺痨”。
肺结核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痰里带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甚至唱歌时,会喷出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这些飞沫核会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健康人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核,就可能引起感染发病,成为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影响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可能会危及生命。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痰中带血等,也可称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低烧、胸痛、盗汗、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有的患者会出现畏寒、高热、剧烈咳嗽、咯大量浓痰、呼吸困难等,多见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等。
哪些人容易得肺结核?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生肺结核,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均是肺结核发病的诱因。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包括与肺结核患者长期一起生活学习的家属、同学、教师、同事;诊疗或陪护结核患者的医务人员;艾滋病毒感染者、糖尿病、肿瘤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有基础疾病或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
肺结核能治好吗?
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只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绝大多数都能治愈。早期及时应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能较快地杀灭结核菌,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很多患者这时容易麻痹大意,自认为好了而擅自停药。如果不按时服药或是中断治疗,极易使结核菌产生耐药,一旦耐药,当前服用的抗结核药物就难以有效地杀灭结核菌,导致治疗失败,这将给患者身体上带来巨大的伤害,经济上背负沉重的负担。
治愈的肺结核患者还有传染性吗?
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查不到结核杆菌,说明患者已经治愈,已不再有传染性。健康人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会受到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