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新公告
2024年第一期健康管理师(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通知

苏州市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及职业技能掌握 现状调查
发表时间: 2020/12/3

苏州市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及职业技能掌握

现状调查

Investigation on health behavior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astery occupational skills among health managers in Suzhou

杨晓艳1,2,周红2,李炯艳1,王允1

YANG Xiao-yan1,2ZHOU Hong2LI Jiong-yan1,Wang Yun1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0

2.苏州市健康管理学会,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苏州市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及职业技能掌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健康管理师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20192—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苏州市健康管理师资源库中按照10个区(市)随机抽取自愿接受调查的350名健康管理师,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管理师基本情况、健康行为、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差异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获得344份有效问卷,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形成率最高的是不经常饮酒,达到95.6%,文化娱乐活动的形成率最低,为23.5%;健康管理师对职业技能掌握率最高的是体重管理,达到53.8%,健康风险评估的掌握率最低,为37.8%。健康行为与职业(t=2.388P=0.017)、自身健康状况(t=4.583,P=0.000)成正相关,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t=4.923,P=0.000)成正相关,与性别(t=-2.606,P=0.010)成负相关。结论:苏州市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一般,职业、自身健康状况、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性别是影响健康行为形成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健康管理师继续教育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管理师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居民管理自身健康。

关键词  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职业技能

中国图书分类号:R181.3+1    文献标识码:A

  健康管理师是对个人或人群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1]。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逐步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2,3]。苏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截至2018年底,苏州市≥65岁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26.02%,比2017年同期增加5万人。老龄人群慢性病高发、多发,具有病程长、控制难、多需长期医治的特点,其患病的主要原因为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健康管理师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5,6]。自2017年起,苏州市健康管理师的数量以每年约500人次递增,目前已有分布于苏州大市范围内的1741名健康管理师,因此健康管理师自身的健康行为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对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有着现实影响,目前尚未有对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职业技能掌握现状的调查。本研究利用2019年苏州市健康管理师资源库中的最新数据,以分布在苏州市10个区(市)的344名健康管理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行为形成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健康管理师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基础资料。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调查于20192—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苏州市健康管理师资源库中按照10个区(市)随机抽取自愿接受调查的350名健康管理师。

1.2方法  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前往健康管理师所在单位进行面对面纸质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共获得344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98.3%。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学专业、职称、所在单位类别、每周工作时间、自身健康状况、参加继续教育)。‚健康行为现状(不吸烟、不经常饮酒、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无职业暴露、经常换牙刷、文化娱乐活动、无职业心理压力、每年进行健康体检)。ƒ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健康信息收集、档案管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与指导、营养与胆固醇水平干预、慢病管理、体重管理、运动管理、心理、压力管理、疾病康复指导、生活行为矫正)。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 3.0录入建立数据库,双人录入数据进行核对。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调查对象健康行为得分以及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得分,健康行为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有效问卷344份,其中男性有55人,女性289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60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59人;职业以医护人员为主,有234人;医学类专业有301人;职称以初中级为为主,有69.2%;所在单位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占比90%;每周工作时间>40h的有61.9%;自身健康的有82.8%;参加健康管理继续教育培训的有69.5%。见表1

 

2.2健康行为现状

  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以不经常饮酒和不吸烟的形成率最高,分别为95.6%93.3%,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形成率最低,为23.5%25%。见表2

2.3职业技能掌握情况

  健康管理师对职业技能掌握率最高的是体重管理,达到53.8%,对健康风险评估的掌握率最低,为37.8%。见表3

 

2.4影响健康行为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分别以健康行为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评分为因变量,选取调查问卷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学专业、职称、所在单位类别、每周工作时间、自身健康状况以及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引入多元回归模型,采用进入法对变量进行筛选,变量赋值情况见表4健康行为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0P<0.05),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2P<0.05)。健康相关机构、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比医护人员健康行为形成率更高(t=2.388P<0.05),身体健康的健康管理师比身体不健康的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形成率更高(t=4.583P<0.05);男性比女性职业技能掌握水平更高(t=-2.606P<0.05),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比没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掌握水平更高(t=4.923P<0.05),见表5

3  讨论

 

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多数居民对医疗服务仅停留在治病和保健阶段,还不能完全接受健康管理理念[7]。健康管理师通过对个体或居民健康进行全面、专业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制定最佳健康管理方案,从而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医疗成本[8]。因此,调查这一职业人群自身健康行为及职业技能掌握现状,对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发现健康管理师自评身体健康的有82.8%,高于赵鑫等[9]调查全科医生自评处于健康状况的比例68%,表明该人群身体状况感觉较好,可能与学习健康管理这一学科后,能够科学、规范的将职业技能应用于自身,从而有效管理自身健康有关。健康管理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有69.5%,低于王潜等[10]对社区在职全科医生规培组和非规培组的调查显示100%均曾参加全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这与健康管理这一学科还未普遍受到社会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应制定中长期健康管理师培养培训计划,加大健康管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强健康管理师的服务能力。健康行为形成方面,不吸烟、不经常饮酒、无职业暴露、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经常换牙刷的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这可能与健康管理师自身健康意识较强,对于影响健康较大的危险因素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控制,并且通过每年体检监测自身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可能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忙、生活节奏较快等原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无职业心理压力、充足的睡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的形成率较低,提示健康管理师要在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下,适当调节自身的行为,重视改善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一方面反映健康管理师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强弱,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出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市的开展情况。调查显示体重管理的掌握率>50%,慢病管理、健康信息收集、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生活行为矫正、营养与胆固醇水平干预、运动管理、疾病康复指导、心理、压力管理、健康风险评估的掌握率均较低<50%,可能与健康管理至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国家、地方对健康管理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绩效奖励机制贫乏、服务对象较窄[11],健康管理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仍然从事本职工作,没有亲身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市的开展程度较低,因此迫切需要相关机构建立健康管理实践基地,切实推进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各界接纳并且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职业、自身健康状况是影响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专职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和保险从业人员的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医务工作者,这可能与健康管理师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因职业因素而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有关,专职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和保险从业人员较医务工作者时间自由度更高,健康意识更强,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健康管理师自评身体健康的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自评身体不健康的,可能与身体健康者更加注重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强自我健康有关。继续教育培训、性别是影响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掌握率高于没有参加者,这说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课程,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健康管理师专项(健康风险评估、档案管理等)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今后应强化健康管理师继续教育培训,鼓励优秀的健康管理师到健康管理示范基地进修学习,提升自我实践技能水平。男性职业技能掌握情况较女性好,可能是男性对健康管理理念比较重视,对我市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有着充足的信心,实践能力比女性较强,已将健康管理职业技能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有关。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1)使用自制问卷,在权威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存在随机误差,无法阐述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苏州市健康管理师健康行为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在不断提高,现阶段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政府在不断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注重发挥健康管理师在健康苏州中的作用,争取将健康管理服务早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启动健联体模式[12],加强健康管理师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作用,以社区、家庭为单位,依靠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一对一或一对几地帮助慢性病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苏州市健康管理中心和市健康管理学会有责任加强对我市健康管理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组建市级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对居民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以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旺,李文源,艾育华.健康管理师职业挑战与对策[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6):466-467.  

[2] 关旭静,金必辉,吴先萍,等.应用多水平模型研究基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的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1):99-103.

[3] 蒋利华,印春华,尹茸巳.上海市某地区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9:58-60.

[4] 钟平,镇重,梁丽娜,等.咸宁市健康管理服务机制运作实践及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6):501-503.

[5] 白琼,陈跃芳,王光丽.社区健康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7):971-974.

[6] King MW.Health Care Efficiencies:Consolidation and alternative models vs.health care and antitrust regulation-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J].Am J Law Med,2017,43(4):426-467.

[7] Zhong S,Clark M,Hou XY,ET AL.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disaster health management in China:a scoping review[J].Glob Health Action,2014,10(7):24986.

[8] 丁晶晶,刘吴瑕,徐仲卿.慢性病管理现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4:439-442.

[9] 赵鑫,自蓉,姜润生,等.云南省全科医生职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32-634.

[10] 王潜,左君丽,顾政平,等.社区在职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4):381-385.

[11] 李江,陶沙,李明,.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2:8-1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Label条信息 / 共Label页 转到第
版权所有:苏州健康管理学会   地址:广济北路242号    电话:0512-65098609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1023437号-1
今日访问人数:66     总访问人数:90181     今日访问量:128     总访问量:532262